作为19世纪最为惨烈战事之一的太平天国运动,对晚近以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至巨影响。“太史”研究,也已走过了百余年之历程。早在1854年,与太平天国运动几乎同时,湘军部属便已编修十二卷《贼情汇纂》,可谓最早的系统研究。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东征,建立苏福省,但也对江南秩序造成了难以恢复之冲击。同光年间,江南各地方志对此“庚申之变”的追述可谓连篇累牍,这些文字若以研究者的眼光视之,自当为重要参照。民国建立以后,一方面,纯正的学术研究逐渐起步并取得一定成绩,出现了萧一山、简又文、郭廷以和罗尔纲等代表性学者;另一方面,得益于口岸与都会城市日益繁盛的商业文化,太平天国演义亦在社会中产生广泛影响。李玉:《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太平天国“神剧”营销——以〈申报〉所刊〈红羊豪侠传〉广告为中心的考察》,《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6年第3期。此外,由于当时政坛活跃人物对曾国藩等湘军将领、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袖颇有了解,因此太平天国的史事也成为他们重要的思想资源,其中尤以毛泽东对太平天国的态度最为重要,这也推动了1949年后“太史”研究的迅速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