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阶级斗争史观的双重视野及其历史整合——以中国近现代革命化史为例

作者:
牛方玉 FangyuNiu
出版日期:
2017年8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1.2 MB
报告字数:
19489字
所属图书: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7年第1辑[总第5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对于阶级斗争,传统马克思主义习惯于从唯物史观的决定论角度加以理解和解释,强调阶级斗争史观与唯物主义史观的一致性。事实上,阶级斗争也是一种伦理诉求,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志色彩。这种伦理诉求是否具有现实性、正当性需要接受历史的检验和校正。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物理原理,实际构成了阶级斗争史观的物理视野,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原理构成了阶级斗争史观的伦理视野;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中,需要同时把握物理与伦理两种视野,实现物理与伦理两种价值的历史整合。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化的历史上,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探索和实践两种价值的整合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

唯物史观阶级斗争伦理视野

作者简介:

牛方玉: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副教授、东北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FangyuNiu:

文章目录
·李大钊:阶级斗争双重视野的开启
·陈独秀:伦理视野的缺失与革命主题的消解
·毛泽东:阶级斗争精神的张扬与阶级斗争手段的目的化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