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来,中国民间文学批评话语历经多次转变。五四前的民间文学批评几乎完全失语;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民间文学批评的主体,并开始承认底层文化的正当性。此后,以钟敬文为代表的“民俗学派”将民间文学置于整个民俗学学术研究体系当中。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呈现出从“文化”到“生活”的转向,更注重呈现实践主体的话语,显现出生活世界中意识形态的多元样态。
转变民俗学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学科自觉多元意识形态
张琼洁:张琼洁,河北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间文学伦理研究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