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机制构建

作者:
苗瑞丹
出版日期:
2024年7月
报告页数:
80页
报告大小:
1.39 MB
报告字数:
71753字
所属图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工作任务,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需要构建一系列的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规范化与制度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文化治理效能提供机制保障。所谓“机制”,从词源上考察,源于希腊文,是指机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将“机制”应用于社会领域,对应产生的是社会机制,是指为保证社会有机体协调运行,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其基本要素构成联系起来,以形成一系列的运作方式和体系。机制存在的前提是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并以一定的运作方式协调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拥有了起着基础性和根本作用的良好机制,就可以针对外部条件发生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自动地调整系统内部之间的计划和策略,以最终实现最优化的目标。制度与体制是建立机制的重要载体。制度是个人之间交往的产物,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上,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体制则是制度具体的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是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事务的具体体系。因此,机制构建和转换的基础是建立或改革相应的制度和体制,是一项涉及相应制度和体制变更及调整的复杂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实现机制,是指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其引领作用的发挥需要内部与外部各个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与机理,相互协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运作范畴。当前,要从组织实施、宣传工作、教育引导、榜样示范、实践养成、考核评价等方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实现机制,协调各个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引领作用的“合力”。
关键词:

文化建设文化治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

苗瑞丹: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观与文化发展。出版专著《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研究》(2016),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机制
  • 全面分析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基本要素
  • 科学制定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实施方案
  •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监督机制与激励约束机制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宣传工作机制
  • 加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探索与责任落实
  •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宣传方式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教育引导机制
  •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榜样示范机制
  • 榜样示范作用与榜样示范机制
  • 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培育弘扬主流价值的时代楷模与道德模范
第五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实践养成机制
  •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种仪式活动中养成
  •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养成
  •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养成
第六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
  • 考核评价的基本原则
  • 考核评价的主要指标
  • 考核评价的组织实施
  • 考核评价的结果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