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苗瑞丹

  • 机构: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简介: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观与文化发展。出版专著《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研究》(2016),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 图书
  • 文章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研究
    苗瑞丹2024年07月出版
    本书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主题,在廓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现状,总结我国传统社会发挥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做法和经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主导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做法与经验,探索新时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与实现机制。本书认为,需要发挥合力作用,调动多种要素,使其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以探索有针对性的引领路径,构建系统联动的引领机制。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研究》导论
    2024年07月 出版
    本文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问题缘起及学术研究梳理。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学理分析
    2024年07月 出版
    “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理论创新根源于时代需要与实践发展,是时代需要与实践发展在思想理论层面的反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这一崭新论断的提出,根源于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集中体现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现实需要。当前,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学理分析,是全面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新论断的迫切理论任务和实践需要。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理论意蕴
    2024年07月 出版
    本文介绍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治理理念的创新提供了价值导向,为国家治理实践的开拓指明了发展方向,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铸就了精神力量。在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治理效能,能够为新时代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价值指引。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现实境遇
    2024年07月 出版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当前,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条件保障与所处的发展环境,客观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现实境遇,科学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机遇和需要应对的各种挑战。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2024年07月 出版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要求。当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要以史为鉴,梳理我国传统社会发挥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做法和经验,提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主导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从而为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提供经验借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2024年07月 出版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进行理论考察的基础上,要将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依据前文的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方向,引领文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引领文化建设的价值共识凝聚,引领文化活动与文化氛围的价值导向,引领文化治理的价值目标。在实践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层面发挥的引领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路径探索。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要求的体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价值方向作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领文化建设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其二,作为文化的内核与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的作用,要引领多元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引领多元文化健康发展;其三,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共同精神追求与思想道德基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价值共识的作用,要引领新时代的理想信念教育,夯实文化建设的共同思想基础;其四,作为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活动和文化氛围的价值导向作用,要引领社会文明风尚、道德实践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文化建设的环境营造;其五,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治理的价值目标的作用,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政策体系的建设,强化引领文化建设的法律政策保障。总之,通过上述不同层面的路径探索,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相统一,在内化与外化的合力推动下,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机制构建
    2024年07月 出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工作任务,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需要构建一系列的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规范化与制度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文化治理效能提供机制保障。所谓“机制”,从词源上考察,源于希腊文,是指机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将“机制”应用于社会领域,对应产生的是社会机制,是指为保证社会有机体协调运行,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其基本要素构成联系起来,以形成一系列的运作方式和体系。机制存在的前提是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并以一定的运作方式协调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拥有了起着基础性和根本作用的良好机制,就可以针对外部条件发生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自动地调整系统内部之间的计划和策略,以最终实现最优化的目标。制度与体制是建立机制的重要载体。制度是个人之间交往的产物,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上,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体制则是制度具体的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是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事务的具体体系。因此,机制构建和转换的基础是建立或改革相应的制度和体制,是一项涉及相应制度和体制变更及调整的复杂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实现机制,是指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其引领作用的发挥需要内部与外部各个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与机理,相互协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运作范畴。当前,要从组织实施、宣传工作、教育引导、榜样示范、实践养成、考核评价等方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实现机制,协调各个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引领作用的“合力”。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研究》结语
    2024年07月 出版
    本文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背景下,在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文化发展态势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的现实要求。诚然,当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还面临诸多理论难点与现实挑战,本书也仅是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全面阐释与深化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的新论断,提供一定的学理支撑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