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科技—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创新
作者:
孙贺
出版日期:
2024年5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07 MB
报告字数:
13717字
所属图书:
复旦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4年第1辑 总第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5.57-68
李冉
摘要: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科技革命是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变量,人类现代化的历史遵循“科技—现代化”的演进逻辑。中国共产党历来突出科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深化对“科技—现代化”理论的认识边界,持续推进“科技—现代化”理论创新,在理论与实践有机互动中不断赋予“科技—现代化”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技—现代化”理论框架不仅解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的问题,还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予以深刻启示。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党对“科技—现代化”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牢牢占领科技制高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举国体制
“科技—现代化”
作者简介:
孙贺:
法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相关报告
新型举国体制如何落地:打造以国企为主导的创新平台
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中国样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基础、思想演进与实践逻辑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本质
人类现代化的科学社会主义大叙事
中国式现代化与政治经济学:一个历史的沉思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思想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江苏农民现代化素质发展报告
文章目录
·
“科技—现代化”:解释现代化进路的理论框架
·
中国共产党对“科技—现代化”理论的继承发展
·
“科技—现代化”理论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创造性实践
·
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