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科技—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创新

作者:
孙贺
出版日期:
2024年5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07 MB
报告字数:
13717字
所属图书:
复旦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4年第1辑 总第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科技革命是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变量,人类现代化的历史遵循“科技—现代化”的演进逻辑。中国共产党历来突出科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深化对“科技—现代化”理论的认识边界,持续推进“科技—现代化”理论创新,在理论与实践有机互动中不断赋予“科技—现代化”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技—现代化”理论框架不仅解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的问题,还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予以深刻启示。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党对“科技—现代化”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牢牢占领科技制高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新型举国体制“科技—现代化”

作者简介:

孙贺:法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文章目录
·“科技—现代化”:解释现代化进路的理论框架
·中国共产党对“科技—现代化”理论的继承发展
·“科技—现代化”理论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创造性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