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从实现乌托邦精神到形成共产主义理论

作者:
任帅军
出版日期:
2024年3月
报告页数:
34页
报告大小:
936.84 KB
报告字数:
29043字
所属图书:
《神圣家族》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莫尔的《乌托邦》立足英国社会现实批判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提出“群众的共产主义”,驳斥了“批判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形而上学建构。探究“群众的共产主义”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及其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不仅能呈现它对莫尔乌托邦精神的具体发展,还能在与蒲鲁东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等社会主义思潮进行区分的前提下,初步阐明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原因。“群众的共产主义”表现出把握历史、反思现状、面向未来的乌托邦精神,这种精神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要求通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现实规定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契合乌托邦精神,又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身的先进性由此得到强有力的论证。乌托邦精神反映了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科学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指出共产主义是扬弃私有财产的人道主义;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通过分析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甄鉴了“批判的批判所主张的社会主义同群众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础”;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共产党宣言》阐发了共产主义理想;《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自我否定规律,对实现共产主义进行了系统的科学论证。马克思还矢志不渝地投身革命实践,使共产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不仅影响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而且使社会主义在国家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从真理转变为科学,显示出共产主义理论深刻的现实影响力。
关键词:

《神圣家族》共产主义理论乌托邦精神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

作者简介:

任帅军:任帅军 男,1984年,山西河津人,法学博士,博士后(2015年5月~2017年5月),上海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哲学、法哲学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系列课题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出版专著《在生活中成为人——“生活”语境中的〈神圣家族〉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年);《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法律评价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合著《绿色发展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编著《人权问题、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23年)。出版任帅军生活与文学系列丛书《大学哲思》《守望人生》《见证亲情》《复旦日记》《诗性智慧》《龙门之跃》(天津人民出版社,2024年)。在《哲学研究》《复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伦理学研究》《价值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数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2016年度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登峰计划,获宝钢教育奖、上海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案例、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大比武二等奖等多项奖项。兼任中国价值哲学学会理事、上海市伦理学会理事、上海嘉之会律师事务所律师。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神圣家族》中的乌托邦精神
  • “群众的共产主义”的社会历史规定性
  • “群众的共产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
  • “群众的共产主义”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延展
  • 不断拓展对共产主义的认识
  • 从“群众的共产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
  • 从阐发共产主义理想到对共产主义理论的科学论证
  • 共产主义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