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从考古学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作者:
施劲松
出版日期:
2024年9月
报告页数:
4页
报告大小:
792.68 KB
报告字数:
2100字
所属图书: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文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9.119-122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摘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世界文明的图景中,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这些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是对中华文明的深刻总结,揭示了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内涵。具有五个突出特性的中华文明,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基,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源泉。
关键词:
历史
中华文化
中华文明
考古学
考古材料
作者简介:
施劲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
相关报告
从考古学视角看中华文明的融合特性
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数字提升策略
从考古看中华文明融合特性的起源
和平性:明朝对外交往的理念与实践
人类文明整体进程视域中的“古今中西之争”
一脉相承的经史问题意识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化
中国考古学国际化的历程与展望
新时代考古学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使命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