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新农村建设

作者:
张庆忠 程春庭 王松霈
出版日期:
2009年7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大小:
1.03 MB
报告字数:
29570字
所属图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三农”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农业基础不稳,国民经济不可能稳定;农村发展滞后,社会不可能全面进步;农民不富裕,全面小康不可能实现”(人民日报2006年12月12日)。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地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头等大事。为此,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说明”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十一五”时期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的首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说,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新的时代,继续调整改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重大举措。其中既包括解决人与人的经济社会关系问题,又包括解决人与自然的生态经济关系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立足于生态与经济协调和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它将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沿着新时代要求的方向,迅速、健康、顺利地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资源合理利用

作者简介:

张庆忠:

程春庭:

王松霈:1928年生,天津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环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1951年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长期担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等学术刊物负责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农业生态经济学》《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经济系统》、《农村经济概说》等。

文章目录
科学发展观指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 1.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生态时代条件下进行的
  •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 3.我国新农村建设要适应“经济生态化” 的发展趋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新的指导思想
  • 1.端正指导思想,纠正错误经济行为
  • 2.人与自然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 3.确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维
  • 4.深刻认识农业的本质是“生态农业”
  • 5.重新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争取新农村建设的最大效益
  • 1.摆正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 2.建立发展农村经济和指导资源利用的新方针
  • 3.全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潜力
  • 4.把握利用资源的生态经济适合度
协调多种关系,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
  • 1.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新农村全面发展提供基础
  • 2.协调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
  • 3.协调区域关系,实施生态脱贫
  • 4.协调经济社会关系,关注农民身心健康
  • 5.协调国内外关系,防止生态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