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考察

作者:
侯守杰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大小:
1.01 MB
报告字数:
33612字
所属图书:
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70多年的乡村治理演进历程启示我们,要通过渐进性改革,以多种手段推进和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建设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思想的嬗变、传承、延续、创新以及超越的结果。从乡村管治、乡村管理、乡村治理到“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再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共同体,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透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的演进历程、变迁特征、基本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历史定位、现实走向及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厘清与判定乡村治理演进进程中的成功方面与薄弱环节,尤其是在其指导思想和实践面向上的主要经验,构成了理解和推进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方面与基本线索,这为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借鉴、筑牢了基础,也为未来制定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方案设计与优化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提出,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与深厚的历史根基,并非某种抽象化的产物,因此,对70多年来乡村治理演进的广度与深度,我们必须有科学、客观、全面的认识。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否则,就难以理解乡村治理变迁的历史性进步与局限,更难以理解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基本方向与路径选择。总之,本章希望通过对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考察,从历史维度审视“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何以可能”,更好地为下述开启的内容提供研究的历史线索、方向指引并做好充分的经验准备。
关键词:

社会变迁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

作者简介:

侯守杰:男,1994年1月生,山西晋中人,现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与城乡融合。自2020年起在《改革》《内蒙古社会科学》《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理论导刊》《农业经济》《改革与战略》等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的演进历程
  • 全面管治阶段(1949~1978年):国家政权下乡与政社合一形塑
  • 全面管理阶段(1978~2012年):家庭联产承包与乡政村治形成
  • 全面治理阶段(2012年至今):多元合作与乡村“三治”凸显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的变迁特征
  • 乡村治理价值转换:从“传统”走向“现代”
  • 乡村治理主体转变:从“单一”走向“多元”
  • 乡村治理秩序转轨:从“管治”走向“三治”
  • 乡村治理行动转向:从“汲取”走向“互惠”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的基本经验
  • 价值层面:坚持乡村治理的价值目标与价值立场
  • 主体层面:坚持发挥乡村治理的党组织引领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
  • 秩序层面:坚持乡村治理的秩序维护与秩序调适
  • 行动层面:坚持乡村治理的行动指南与行动规律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