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超大城市科创街区实践经验及启示

作者:
谷晓坤
出版日期:
2025年6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1.58 MB
报告字数:
8748字
所属图书:
重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发展报告(202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科技回归都市”与城市更新的共同推动下,科创街区作为中心城区新型科技创新空间载体不断涌现。本报告在分析科创街区生成逻辑的基础上,界定了其具有的城市性和科技性两大本质属性,将其划分为大学校园街区融合型、城市更新型和高新产业园区转型延伸型三种类型;进一步以南京鼓楼硅巷、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和西安嘉会坊为例,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科创街区的实践探索;最后,从空间载体更新、创新生态培育和品牌形象传播三个方面,总结了三个城市科创街区的案例经验,并进一步提出对重庆超大城市治理的启示,以期助力重庆市科创能级和城市更新的融合提升。

关键词:

科技创新城市更新城市治理超大城市科创街区

作者简介:

谷晓坤: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空间治理、城乡融合。

文章目录
科创街区:科技回归都市与老旧更新现实需求的双向匹配
  • (一)科技回归都市的全球趋势
  • (二)中国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更新的现实需求
  • (三)科创街区具有城市性和科技性双维特征
  • (四)科创街区的三种主要类型
超大城市科创街区的实践探索:以南京、上海、西安为例
  • (一)大学校园街区融合型:南京鼓楼硅巷
  • (二)城市更新型:上海硅巷科创街区
  • (三)高新产业园区转型延伸型:西安嘉会坊
南京、上海、西安三城科创街区的主要经验
  • (一)空间载体更新是科创街区营造的基础,两者深度融合
  • (二)创新生态培育是科创街区营造的核心
  • (三)品牌形象构建是科创街区营造的重要环节
对重庆市超大城市治理的启示
  • (一)锚定重庆高校资源,打造“环高校科创走廊”
  • (二)中心城区更新与科创街区联动推进
  • (三)完善初创企业扶持体系
  • (四)打造“山地硅巷”科创街区品牌
  • (五)实施“政府+企业+市场+组织+社区”共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