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多元文化与中美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结论

作者:
朱海龙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4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2288字
所属图书:
多元文化与中美大学生道德教育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导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先贤笔下的言简意赅从未遮蔽对道德价值的深刻解析,一目了然,“道德”即人之正途,社会之无形准则,它的意义在多元文化风起云涌、价值相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尤为凸显。而笔者正是在此番语境下展开研究的,客观上,本书观点若能对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有些许裨益便是对学术研究的最好回报。
关键词:

比较精神主旨“人”同、异并存

作者简介:

朱海龙:新疆塔城人,博士,副教授,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道德心理与文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广东省、市社科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Ethics in Progress Quarterly、《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江淮论坛》以及权威报刊《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理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译著《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得到学界的广泛好评。男 所属博士后流动站: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合作导师:李培林 在站时间:2011.12~

文章目录
·多元文化视域下,中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比较既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
·源发于传统文化的道德核心价值是多元文化视域下中美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的精神主旨
·中美大学生道德教育改革都将大学生作为“人”的价值视为重点
·中美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认同总体呈现同、异并存的局面,证实了我国道德核心价值具有绝对意义
·学习借鉴美国德育的成熟经验,建构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