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协作为何能创造一种生产力:协作升值
作者:
茆荣才
出版日期:
2018年11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27962字
所属图书:
再论价值:协作为何能创造一种生产力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1.187-223
茆荣才
摘要:
协作使各项分工组成有机整体。早期人类社会,许多产品是简单的,个人能够完成制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更为复杂,分工更为细致,每个人生产的产品往往只是最终消费品的某个部件或材料,分工后更为重要的是协作,如果不协作,各分工制作的部件和材料就不能有机地组合为一体,可能就缺少一种部件,产品就不具备使用价值,最终就是浪费。
关键词:
分工协作
协作升值
要素协作
作者简介:
茆荣才:
1971年生,祖籍安徽肥东,1992年毕业于安徽省安庆商业学校,工作、生活在安徽淮南市,电器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业余爱好经济学。
相关报告
马克思分工理论体系研究
协作为何能创造一种生产力:协作升值与分配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从分工协作到要素协作
分工必须协作
分工与要素
生产要素协作产生新的增加值
第二节 协作简析
协作分类
协作的方式
第三节 协作何以升值
分工效应与协作效应
协作升值的实质
分工形成比较优势,协作实现优势互补
交换式协作的重要性
负协作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