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思想界经历了一场影响广泛的中国经济性质问题论战,当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经济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新思潮派”和“托派”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新思潮派”和“托派”围绕中国经济性质这一核心问题,就经济性质判断依据、帝国主义和中国经济关系、农村经济性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等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本章试图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新思潮派”和“托派”对中国经济性质的争论,致力于厘清双方对当时中国经济构成的认识,理解双方的方法,总结双方的基本观点,并对此次争论的不足之处和影响意义做出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