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贫困的生产:多元视角及其糅合路径建构

作者:
邢成举 魏程琳 赵晓峰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1.08 MB
报告字数:
17332字
所属图书:
新时代的贫困治理:理论、实践与反思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前,不同取向的贫困成因解剖虽然挖掘了贫困形成的不同“面貌”,但是也存在对贫困成因的碎片化解读,割裂了不同贫困致因之间的内在关联。那么,在贫困存在复杂性的前提下,如何将讨论贫困成因的多元研究视角进行糅合?本文致力于在对贫困生成传统性的解释视角进行梳理与整合的基础上,探索建构贫困生成的综合性解释路径。
关键词:

贫困成因个体化解释结构化解释制度化解释

作者简介:

邢成举:1984年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反贫困与乡村治理研究,近些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民族研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魏程琳:河南睢县人,社会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讲师,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与城乡基层治理研究。迄今为止,已在全国10多个省份的农村和城市累计驻点调研500多天,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法律科学》《城市规划》《青年研究》《中国乡村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各一项。

赵晓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导,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乡村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指导专家、首届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农业转型、贫困治理、新型农民合作社与中国乡村治理研究。

文章目录
·行动的“异化”:贫困生成的个体化解释视角
·结构的“缺损”或“断裂”:贫困生成的结构化解释视角
·制度的“束缚”:贫困生成的制度化解释视角
贫困生成多元视角糅合的可能路径
  • (一)“功能性活动”:多元视角糅合的“行动”起点
  • (二)从“功能性活动”到生计:功能性活动的聚焦化
  • (三)从行动中寻找结构、制度与情境:多元致贫因素的相互建构
·基本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