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协商民主:提出与发展

作者:
陈家刚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888.74 KB
报告字数:
18573字
所属图书: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实践,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因此,从理论上准确阐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脉络、科学内涵、性质定位、理论逻辑和制度框架,以及协商民主建设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对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形式

作者简介:

陈家刚:河南省固始县人。200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专业领域及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陈独秀研究。现为中央编译局办公厅科研处处长,研究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政治学博士。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研究”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协商民主、政党政治、全球治理研究。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专著)、《协商民主译丛》(执行主编)、《政治的终结》(译著)、《全球大变革》(译著)、《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译著)等多部作品。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报纸发表各类文章90多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理论创新与协商民主的提出
第二节 政治发展与协商实践
  • 1.中国的政治发展离不开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背景,同时也受到了全球经济社会和政治变革的深刻影响
  • 2.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源自中国自身推动的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发展、意识形态的变革、社会组织的发展、制度化分权、基层民主
  • 3.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路径,就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主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4.中国政治发展依然面临巨大挑战,协商民主是在竞争性民主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民主形式
  • 5.学术研究和思考的不断深入,为协商民主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协商民主的内涵与特征
  • 1.对协商民主的不同理解
  • 2.协商民主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