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基层协商

作者:
陈家刚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866.65 KB
报告字数:
12159字
所属图书: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协商民主的各种具体形式和渠道中,基层协商民主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功能。在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被作为政治体制改革重要任务提出来的前后,我国各地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整体推进,基层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实践形式,不仅有力地改变着当代中国的治理方式、民主观念,而且切实地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视角和可行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协商民主基层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

陈家刚:河南省固始县人。200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专业领域及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陈独秀研究。现为中央编译局办公厅科研处处长,研究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政治学博士。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研究”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协商民主、政党政治、全球治理研究。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专著)、《协商民主译丛》(执行主编)、《政治的终结》(译著)、《全球大变革》(译著)、《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译著)等多部作品。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报纸发表各类文章90多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基层协商的内涵
  • 1.基层协商指的是什么
  • 2.基层协商民主的参与主体
  • 3.基层协商民主的价值
第二节 基层协商的实践
  • 1.形成了具有创新性、针对性的基层协商民主平台
  • 2.既充分利用已有的制度构造,同时也发展出新的制度设计
  • 3.重视协商民主实践程序和机制建设
·第三节 基层协商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