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作者:
王少雄
出版日期:
2021年8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1.15 MB
报告字数:
12949字
所属图书:
乡村振兴视阈下中国特色村镇建设之路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精神文明可持续发展。首先,本文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致力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客观社会需求,坚持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把人民的需求变为人民的动力。其次,本文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推动了“一片美”“生活美”“内涵美”的发展。再次,本文指出了精神文明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边缘化等问题。最后,本文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要动起来,建设创建世界领先的教育体系。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王少雄:王少雄 1973年生于福建泉州,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能源自维持住宅原型研发与建造”(课题编号:2013BAL01B02)中试基地执行与管理者。1995~2015年参与北京几十项工程建设,得到建设部(今住建部)领导嘉许;2015年在广州科协年会发表《关于美丽中国的一些想法——因地制宜建设具有专业产业链的乡镇》。

文章目录
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一)要持续推进经济丰裕,做到全民发展、低碳发展,从经济丰裕进而发展到知识丰裕、精神丰裕
  • (二)把当今应用于孩子的奇葩培训引导到应用于成人的急需技能培训
  • (三)要树立法治意识,形成普及法律常识的新风尚
  • (四)要不断丰富文化生活
  • (五)要普法宣传、道德教育、信仰约束相结合
  • (六)要广泛开展各类技术、城乡文化交流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 (一)“立”“破”并举,优化乡风民风
  • (二)“治”“建”同步,以环境美塑造心灵美
  • (三)“送”“种”结合,丰富文化生活
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地方部门领导重视不够,导致精神文明建设边缘化
  • (二)基层文化队伍薄弱,专业人才匮乏,导致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难以开展
  • (三)精神文明建设载体基地建设滞后
  • (四)部分人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
  • (五)人们缺乏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方式
精神文明建设靠行动
  • (一)要定期举办“交流互学”“动”起来
  • (二)要建立核心队伍“演”起来
  • (三)要让乡土文化“活”起来
·创建世界领先的教育体系:居住环境+现实操作技能+学校系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