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多元主体参与城市综合治理的模式、问题与优化——基于深圳市ZH组织的个案分析

作者:
张力伟 肖晨卉
出版日期:
2018年10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0386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16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随着国家社会关系的变革,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城市治理是必然趋势,进而塑造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格局。在城市治理精细化的要求下,应更加关注不同领域的实践模式与问题。聚焦城市综合治理维度,选取深圳市ZH组织为个案深描分析,研究发现:社会组织扎根基层日常生活情境,通过多样的生活化手段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在矫治安邦、和谐社会建设领域积极发挥作用。然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面对着运营资金不足、政社功能重合以及政府考评失当等问题。因此,需从优化资金配置、拓展资金来源、理顺政社功能以及完善政府考评机制等几个方面破解困境。

关键词:

社会组织综合治理社会治理多元主体

作者简介:

张力伟: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东亚与太平洋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与公共行政理论、地方政府行为与环境治理等。

肖晨卉: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文章目录
·引言
案例描述:深圳市ZH组织的运作机制
  • 1.ZH组织的成立背景:深圳市L区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
  • 2.ZH组织的职责定位与多元主体的联动运行机制
  • 3.ZH组织的项目运营模式:“法律茶座”与“社区矫正”
  • 4.ZH组织工作效果评析
ZH组织折射出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综合治理的困境
  • 1.经营资金不足导致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受阻
  • 2.“政社互动”造成主体功能交叉和资源浪费
  • 3.政府“形式导向”考评对社会组织行为的不适当引导
破局:实现更为科学的城市综合治理格局
  • 1.政府优化资金配置与社会组织拓展资金来源并举
  • 2.理顺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职能关系,实现同层级功能互补
  • 3.健全社会组织考评机制,以“顾客导向”“凸出效率”为基本原则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