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进退:坚持还是改变新经济政策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年5月
报告页数:
54页
报告大小:
1.21 MB
报告字数:
49953字
所属图书:
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5.98-151
闫永飞
摘要:
新经济政策从实施的第一天起就饱受争议。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党派认为这是布尔什维克放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屈服于市场经济的现实并“羞羞答答”地向资本主义表示投降的象征,因而提出要改变之前的斗争策略,从外部对抗转变为内部渗透,通过参加苏联社会的经济建设而力争实现苏维埃政权的和平演变。而党内的一部分“左”倾派别也担心实施新经济政策会使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从而恢复资本主义在苏联的统治,因而只是把新经济政策简单地看作退却政策,并认为一旦条件成熟就要放弃新经济政策,改用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进攻政策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
关键词:
苏联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新经济政策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绪论
起始:新经济政策对商业的改造
调整:新经济政策对工业的改造
终结: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改造
结论
相关争论
攻守:发展还是固守新经济政策
启示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调动农民积极性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者对族体问题的探讨和反思
文章目录
党内外反对派在新经济政策后的转变
2.1.1 党外反对派的演变
2.1.2 党内反对派的指责批评
2.1.3 俄共(布)禁止党内派别活动
1923年销售危机与托洛茨基反对派
2.2.1 托洛茨基反对派的形成历史
2.2.2 托洛茨基对销售危机的认识
2.2.3 俄共(布)中央对销售危机的看法
反对派与党的工业化路线之争
2.3.1 党内关于列宁主义问题的论战
2.3.2 工业专政和社会主义原始积累
2.3.3 国家工业化与工农业经济结合
新反对派与党的农村政策之争
2.4.1 党的农村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2.4.2 党内关于农村政策的严重分歧
2.4.3 农村政策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