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调整:新经济政策对工业的改造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年5月
报告页数:
52页
报告大小:
1.19 MB
报告字数:
47872字
所属图书:
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5.152-203
闫永飞
摘要:
当恢复时期的任务完成之后,苏联就面临国民经济的改造任务。这需要对新经济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不然改造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工业和农业,只有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当城市国营工业给农村居民提供的不仅是作为消费资料的工业日用品,还有作为生产资料的工业制成品,如农业机械、化学肥料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以,国民经济的改造任务应该首先是从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入手。而新经济政策对工业的改造也有两个维度,第一是解放和发展工业部门的社会生产力,第二是调整和变革工业部门的生产关系。
关键词:
苏联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新经济政策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绪论
起始:新经济政策对商业的改造
进退:坚持还是改变新经济政策
终结: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改造
结论
相关争论
攻守:发展还是固守新经济政策
启示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调动农民积极性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苏南两党战时的合作与矛盾
文章目录
·
实施背景
政策目标
3.2.1 推进国家工业化建设
3.2.2 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具体措施
3.3.1 社会主义积累和国家预算制度
3.3.2 建立统一计划并改组工业管理
3.3.3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快速工业化
3.3.4 采用缩减成本等办法降低价格
3.3.5 手工业从流通到生产的合作化
3.3.6 通过生产会议提高劳动积极性
经济后果
3.4.1 国民经济的改造
3.4.2 农产品收购危机
·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