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音乐是最年轻的艺术——论恩斯特·布洛赫的音乐哲学

作者:
金寿铁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大小:
1.34 MB
报告字数:
37649字
所属图书:
德国哲学(2016年上半年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乌托邦的精神》(1918/1923)、《希望的原理》(1959)、《哲学论文集》(1969)等著作中,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聚焦音乐与乌托邦、音乐与语言表达方式、音乐与社会、音乐与家乡等主题,集中探讨了音乐节史学、音乐形式的语义学和旋律语义学等一系列音乐哲学问题。通过比较分析伟大音乐作品的语言表达方式,布洛赫全面阐述了自身关于音乐史和音乐理论的根本见解以及音乐艺术的本质:“音乐是最年轻的艺术”。音乐既是最年轻的艺术,也是最高的艺术,因为音乐把人类永恒的“希望”自身作为其讴歌的内容。音乐既置身于生活之中,又超然于生活之外,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超越性”,音乐创作才最直接地表现作为乌托邦显现的“自身相遇”。音乐是乌托邦意识的显现和尚未形成的现实的象征。音乐倾听未来“家乡”的回响,谛听源自人的直观和根源的象征性声音。

关键词:

青春家乡乌托邦音乐哲学音乐语言

作者简介:

金寿铁:金寿铁(1955—),男,哲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学者,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文章目录
·音乐与青春
·音乐与乌托邦
·音乐与语言表达方式
·音乐与主题构成
·音乐与社会
·结论 音乐与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