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15年我国地方政府官员的“决策性协商”偏好研究——基于地方官员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作者:
吴晓林 谢伊云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893.28 KB
报告字数:
11988字
所属图书:
协商民主:观念与认知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基于对全国12个省份814名地方政府干部的问卷调查,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地方政府官员的协商民主意识。结果表明,现阶段,政府官员存在显著的“决策性协商”偏好。他们倾向于在基层和决策环节,开展民生领域而非“政治性活动”的协商对话,凸显出“以协商促稳定”的认知。总体来看,地方政府官员对“协商促稳定的工具性偏好”有余,对“协商的民主属性”则考虑不足。要想促进地方政府的协商民主可持续发展,提高“协商与稳定”之间关系的认识,确保协商民主实践的范围、质量与效果,是当下较为重要的任务。同时,地方政府要增强对协商民主价值属性的理解。

关键词:

地方政府协商民主政府官员决策性协商

作者简介:

吴晓林: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政治学会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剑桥大学Journal of Cambridge China Studies编委等。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3部。

谢伊云:现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方治理。

文章目录
·问题与方法
·地方政府官员的“决策性协商”认知
·“决策性协商观”下的协商实践偏好
·决策式协商的实践效果
·行政协商的“维稳”影响机制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