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认同:意识形态构建的理论基础

作者: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大小:
867.69 KB
报告字数:
23504字
所属图书:
新媒介情境下的意识形态构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精神,目前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亦如此。随着信息技术把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带入信息文明,“网络社会”成为客观存在,当前的时代精神,无疑是建立于互联网之上。关于互联网精神的定义尽管很多,但是互联互通无疑是其最根本的精神特质,“互联网有无数的节点,这些节点‘把人与信息、行为和彼此联系起来’,借此,互联网便于任何人之间的平行交流,这一点是以前的大众传播系统难以企及的。在链接的过程中,互联网顽强而根本的特性是社会性,它鼓励用户为了大家的利益,聚合技能和知识”。〔英〕詹姆斯·柯兰、娜塔莉·芬顿、德斯·弗里德曼:《互联网的误读》,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第87页。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认同
传播学视阈下的媒介与认同
  • 2.2.1 传播 认同实现的根本机制
  • 2.2.2 媒介 传播的技术手段与必需载体
意识形态的构建与认同
  • 2.3.1 意识形态与认同
  • 2.3.2 意识形态构建与认同
·建立于认同理论上的媒介与意识形态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