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扶贫精细化概念及价值意蕴

作者:
王三秀
出版日期:
2017年10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774.57 KB
报告字数:
15132字
所属图书:
中国扶贫精细化:理念、策略、保障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书将扶贫精细化的概念界定为在对贫困者贫困精细多维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有针对性地满足贫困家庭或者贫困者个体收入支持、健康获得、权利保障等方面的帮扶需要,以消除贫困者的综合贫困或多维贫困,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并提升其生存质量和实现脱贫发展的能力。扶贫精细化意味着在扶贫内容、方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一系列转换,这将有利于克服目前我国扶贫实践的困难。我国的长期扶贫政策及其实践大体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开发式扶贫,二是救济性扶贫或称为社会救助,无论哪种扶贫,基本都是通过收入支持帮助贫困者摆脱生存贫困,但是从现实情况看,这种理念和思路正面临一些现实困境。

关键词:

扶贫精细化探索依据价值意蕴

作者简介:

王三秀:男,1962年5月出生于河南项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目标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教育反贫困:中国教育福利转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等学术著作五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或《新华文摘》转载或转摘。近年来主持多项与扶贫、社会救助及老年社会服务等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类型的科研项目,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及国家社科基金西部课题等。获得民政部、武汉市及华中科技大学等多项科研与教学奖励。

文章目录
·扶贫精细化的探索依据
·扶贫精细化的概念界定
扶贫精细化的价值意蕴
  • (一)应对我国长期存在的扶贫实践困境
  • (二)克服我国地方扶贫创新实践的局限性
  • (三)克服我国扶贫理论基础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