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信用合作,植入内生金融种子
作者:
杨冬冬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大小:
1.28 MB
报告字数:
17410字
所属图书:
清远改革:以治理有效引领乡村振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08.99-121
任路
李博阳
方帅
摘要:
2011年以后,砂糖橘染上黄龙病,农民收入 “一落千丈” ,面对经济发展的重重困难和农民增收的迫切需求,龙塘村利用自身发展机遇条件,打破纯农业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梏桎,相关人员从外出考察学习到商议规章制度,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摸索,最终龙塘村致力于打造农民自己的资金互助社,取名为“信用合作部”。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龙塘村信用合作部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县其他5个乡镇全面推广。在农民之间推广“资金互助、信用合作”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是解决农村生产发展的资金难题,满足农村金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龙塘村信用合作部的复制与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用合作
农村融资
作者简介:
杨冬冬:
相关报告
政治资源与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的生长
村社嵌入、资源吸纳与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的生长
模糊的边界与组织边界再生产:合作社信用合作的生长机制考察
合法性累积与多元资源整合: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的生长机制分析
2014~2019年河南省农村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农村金融制度
金融科技促进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对策(2018~2019)
河南农村金融发展与支持乡村振兴路径研究(2018~2019)
百年农村金融:沿革脉络与现实变迁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探析
文章目录
改革背景:巧借现实机遇,化解发展难题
(一)发展阻力大,困难重重
(二)现实机遇好,基础优越
改革试验:妙用他山之石,探索合作之路
(一)试验先行,学习“他山之石”
(二)信用为基,搭建规章制度
改革落地:紧抓好人办社,推进规范经营
(一)迅速挂牌经营,正式开办业务
(二)面临社会质疑,初遇发展难题
(三)逐步规范运营,加强风险防范
改革发展:严守信用底线,督促复制推广
(一)前期起步低,可借鉴
(二)中期发展好,可复制
(三)后期经验足,易推广
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的延伸讨论与思考
(一)联合自强:信用合作部的发展成效
(二)内生外促:信用合作部的发展逻辑
(三)高瞻远瞩:信用合作部存在的问题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