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何为“近代”——中国近代史时限问题讨论述评
作者:
赵庆云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1.32 MB
报告字数:
22733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4年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2.271-294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摘要:
中国近代史学科在史学领域争得一席之地,至今不过80余年。历史本为不可割断的时间之流,“近代”只是20世纪初自西方引入的一个相对而言的历史时间框架;但作为分科治学大趋势下的一门学科,“中国近代史”又须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因而对于“近代”概念所指涉的具体时限,20世纪初年以来中国史学界始终不乏相关讨论,且与海外学界有过激烈交锋;在1949年后的大陆学界甚至引发火药味浓烈的政治攻伐。有关中国近代史时限的讨论,折射出颇为丰富的时代政治及思想意涵。笔者拟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近代史的时限问题,以及“近代”内涵的流变加以梳理和审视。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关键词:
近代
近代史
时限
作者简介:
赵庆云:
相关报告
近代北京五金商铺的运营资金来源研究
近代财政学教育和学术交流与财政理论体系的构建
抗日战争与华侨社会的演变——以新西兰华侨捐款风波为中心的探讨
英国与国民政府的战后处置计划兼及台湾问题(1941~1943)——以英方外交决策和报告为中心
对日和约问题上的蒋美分歧及蒋之因应
近代中国英语读本印度溯源研究——以《纳氏英文法讲义》原本与汉译本的流布为例
国族形象人格化的移植与文化困境——以劳瑞的“李表哥”漫画为例
直皖战争与日本
文章目录
·
一
·
二
·
三
·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