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里亚从马克思出发,在《物体系》和《消费社会》中坚持了马克思的分析逻辑,同时引入了符号学分析逻辑,两条线交叉并行,在从马克思出发的同时以“弥补”马克思理论的不足,并最终远离了马克思,走向了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鲍德里亚于1972年完成出版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是他从后马克思语境中叛逆出来走向反马克思主义的逻辑通道。”张一兵:《符号之谜:物质存在的化蝶幻象——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批判性文本解读》,见〔法〕让·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代译序”,第1页。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鲍德里亚由如上的双重分析逻辑转换为符号分析批判的单一逻辑,抛弃了马克思的分析范式,在《生产之镜》中进一步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批判,鲍德里亚也因此成为反马克思主义的致命旗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门内逆子,……鲍德里亚与其他众多马克思主义的外部敌人完全不同,后者大多只是浮于表地简单攻击马克思思想……而鲍德里亚则直接、准确地定向爆破”张一兵:《反鲍德里亚——一个后现代学术神话的祛魅》,《学术月刊》2009年第4期,第27页。。从《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生产之镜》,完成了对马克思理论的批判和新范式的建构,至此,鲍德里亚在理论上实现了彻底与马克思主义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