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科学发展,绿色减贫
作者:
雷明
出版日期:
2016年6月
报告页数:
3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2566字
所属图书:
生态文明与开放式扶贫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6.150-152
张学立
黄承伟
叶韬
吴大华
摘要:
本篇演讲首先提出要实现扶贫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必须在贫困地区造血以及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的发展与否取决于资源能否转为有效的资本,再由资本变成我们生活和发展的财富,从而提升我们发展的根本目标。 最后提出黔东南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要实现由 “输血” 到 “造血” 到 “造好血” 的良性转变。第二,要充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 即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来推动产业扶贫和绿色减贫的发展。第三, 建立 “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组织参与以及农户自觉自愿的参与” 的有效机制。第四,发展模式的选择。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
因地制宜
黔西南
绿色减贫
作者简介:
雷明: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相关报告
“生态文明与开放式扶贫”分论坛黔西南分会场的致辞
通过“绿色减贫”带动乡村治理能力提升
广东省连州市大路边镇荒塘村--理科高材生变身荒塘村“摩托仔”(2016~2021)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大麻镇中兰村---中兰村脱贫路上的实干者(2018~2021)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对话省委“大书记”的磋播“小支书”(2008~2021)
远程教育的扶贫
重塑世界经济,构建黔西南生态扶贫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路径探索——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七个搬出”的实践与思考
绿色减贫:贫困治理的路径与模式
生态文明与反贫困贵阳共识(2016)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