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概况

作者:
王小林 张晓颖
出版日期:
2017年11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978.84 KB
报告字数:
15710字
所属图书:
迈向2030:中国减贫与全球贫困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是在“南南合作”框架下进行的,其合作形式既包括对外援助、对外直接投资、贸易等经济领域的“硬合作”,也包括技术示范、人才培养、援外医疗队、知识分享等“软合作”。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既有基础设施领域的援助和投资,也有农业、农村减贫等直接瞄准贫困地区的扶贫示范项目,还有教育、卫生等改善民生、培育长期发展能力的项目。从总的形势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逐渐从南南合作的参与者发展成为南南合作的倡导者。在此过程中,中国结合自身发展实践,丰富并创新了南南合作的内容,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南南合作模式。中国必将为全球贫困治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更加有价值的智慧和方案。
关键词:

经济合作南南合作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

王小林:复旦大学二级教授。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西北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副主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研究处处长,牛津大学国际发展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贫困治理、乡村振兴、国际发展、未来产业、六次产业、东西部(扶贫)协作。代表作: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Theory and Methodology,Springer Nature,2022。

张晓颖: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复旦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贫困治理、乡村振兴、国际发展。代表作:《生存的逻辑:民营企业在非洲》。

文章目录
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的简要历程
  • (一)南南合作的初始阶段
  • (二)从政治合作转向经济合作
  • (三)从传统型转向共赢型合作
  •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的理念
  • (一)国家主导、长期参与
  • (二)公平的伙伴关系
  • (三)知识分享
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的主要方式
  • (一)对外援助
  • (二)基础设施建设
  • (三)FDI的减贫效应
  • (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 (五)民生项目提升发展能力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