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家庭农场的资源配置、运行绩效分析与政策建议——基于与普通农户比较
作者:
赵佳
姜长云
出版日期:
2016年6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6214字
所属图书:
生态文明与开放式扶贫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6.390-397
张学立
黄承伟
叶韬
吴大华
摘要:
本文是基于对家庭农场和普通农户进行问卷调查而做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家庭农场的劳动力素质和资源配置情况,然后对比家庭农场和普通农场的生产经营行为和农业经营绩效,最后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发展家庭农场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家庭农场与普通农户面临着不同的困难与难题;要适度重视政策因素对家庭农场发展的影响;家庭农场与普通农户的表现各有千秋、难以完全互相替代。
关键词:
生产经营
政策扶持
家庭农场
劳动力素质
普通农户
作者简介:
赵佳:
博士研究生,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姜长云:
博士生导师,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报告
做实做强党建工作 打造幸福企业
2018年河南戏曲研究报告
分析已有的扶持路径: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妇女的政策安排
南京文化金融创新发展
奉光荣种植家庭农场发展缘起、经验与启示
黑龙江省兰西县农业生产托管调查研究
河北省农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的理想模式及功能
2019年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差异及提升对策研究——基于新乡市小农户和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分析
文章目录
劳动力素质和资源配置情况
1.家庭农场的经营决策者劳动力素质总体较高,年富力强者和文化程度较高者所占比重较大
2.家庭农场雇工经营较为普遍,投入农业的劳动时间较多
生产经营行为
1.家庭农场的行为目标更加注重经济效益,更加倾向为了交换而生产
2.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规模远大于普通农户,对土地转入的依赖性更强
3.家庭农场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仍以传统方式为主,但与企业紧密合作的趋势已开始显现
4.家庭农场和普通农户都将农忙季节劳动力紧张作为主要困难,但家庭农场相对于普通农户资金周转困难更为突出
农业经营绩效
1.相对于普通农户,家庭农场的农业经营更呈现出“高投入、高产出”特征
2.家庭农场相对收入高,且主要来自农业收入
对家庭农场的认知
1.已经成为家庭农场者认为享受扶持政策是其最重要的好处
2.普通农户认为享受扶持政策是向家庭农场转型的最重要动力
3.大部分普通农户向家庭农场方向发展的意愿不强
结论与启示
1.发展家庭农场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2.家庭农场与普通农户面临着不同的困难与难题
3.要适度重视政策因素对家庭农场发展的影响
4.家庭农场与普通农户的表现各有千秋、难以完全互相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