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企业异质性研究方法与国际贸易中碳排放的重新估算

作者:
刘宇 孟渤 高宇宁 李晓凤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大小:
1.83 MB
报告字数:
19408字
所属图书:
全球价值链、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是对企业异质性研究方法与国际贸易中碳排放的重新估算的研究。全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此项研究的目的、背景以及相关文献。第二部分主要说明数据选取和测算方法。第三部分通过企业异质性信息分析运用投入产出表对行业部门的直接碳排放与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并将其与传统测算结果进行对比。第四部分针对输出隐含碳、国内最终需求隐含碳进行测算,说明忽略企业异质性可能带来的误差。同时我们引入隐含碳排放强度这一新概念,用于解释不同所有制企业参与供应链的程度与其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是结论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国际贸易估算企业异质性

作者简介:

刘宇: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MPA导师。

孟渤:孟渤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获日本东北大学信息工程学博士学位。兼任经合组织增加值贸易研究科学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客座研究员,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曾任OECD科技产业司政策分析官(2009~2011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访问学者(2012年),曾任世行、欧盟、UNCTAD、ADB、UNIDO等国际组织短期咨询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价值链、投入产出模型、空间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低碳经济学。

高宇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李晓凤:

文章目录
·引言
·数据及碳排放测算方法概述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直接碳排放分析
  • (一)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碳排放结构
  • (二)基于企业异质性信息的碳排放强度测算
  • (三)企业间能源交易与碳排放
·企业异质性对隐含碳测算的影响
·结论和政策建议
·中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强度中化工行业的贡献分析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