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租赁制和承包制

作者:
出版日期:
2015年11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942.53 KB
报告字数:
19618字
所属图书:
我的经济观·改革观·发展观(中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传统的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是党的十三大确定的既定方针。但是,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对此,虽然提出的方案很多,其中有的已被实践证明并不可取;有的虽然可行,但限于当时的条件,还处在理论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论证。就当时而论,租赁制和承包制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改革途径或模式,经过一定时期的社会实践,证明也是较为可行的和有效的。因而,租赁制和承包制在中国的企业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的历程中是功不可没的。但也应当看到,实践同样也证明,租赁制和承包制也有它们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和劣根性。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两权分离 租赁经营和承包经营的本质特征
租赁制和承包制的内容和形式
  • 1.租赁制的内容和形式
  • 2.承包制的内容和形式
·租赁和承包经营促进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完善和发展
如何进一步完善租赁制和承包制
  • 1.租赁和承包前的清产核资工作
  • 2.要大力开拓和完善租赁和承包市场,强化竞争、风险机制
  • 3.必须逐步实行利税分流制并减轻税负
  • 4.完善租赁和承包企业内部分配的制衡机制,约束消费基金膨胀
  • 5.完善金融、劳动市场机制,强化市场对企业行为的约束
  • 6.想方设法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
  • 7.要把实现租赁或承包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