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研究

作者:
胡文臻
出版日期:
2014年11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大小:
1.07 MB
报告字数:
8602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4年第3辑 总第12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革命老区生态文化资源,是老区物质载体和老区公众和谐形态的生存资源,是老区建设过程的历史进步与区域生态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量聚合。当前,我国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成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应加强以下两方面工作:(1)充分认识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发展数量、质量不平衡关系;(2)加快制定因地制宜的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政策,加快建立老区生态文化资源信息的共建共享机制。进而,快速提升老区“政府与企业”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

作者简介:

胡文臻:1963年11月2日生。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林产工业联合会杜仲产业分会副会长,安徽省庄子研究会副会长,特约研究员,博士。特约研究员。擅长以哲学思考研究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主要研究成果:合作研究主编《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2013)、(2014)、(2015),引导城市管理者解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获得2015全国优秀皮书二等奖。合作研究主编《杜仲产业绿皮书·中国杜仲橡胶资源与产业发展报告》(2013)、(2014-2015)。合作研究“天然橡胶及杜仲种植生产(杜仲橡胶新品种培育种植)”项目并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体系,列入2015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出版专著《第一层级复合产业哲学——以杜仲橡胶资源培育复合产业研究为例》。在核心期刊《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发表论文《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等。

文章目录
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的意义
  • 1.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 2.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的情况
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策略
  • 1.制定因地制宜的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政策
  • 2.加快建立老区生态文化资源信息的共建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