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投入产出框架下探讨单双缩减法对经济增长率测算的影响

作者:
李洁 戴艳娟
出版日期:
2019年7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大小:
911.22 KB
报告字数:
19000字
所属图书:
政治经济学季刊 2019年第2卷第2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我国经济增长率是根据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值,即加总各产业增加值实际值后得到的。增加值定义为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增加值实际值的估算通常使用对产出与中间投入都进行价格缩减的双缩减法。但是,双缩减法严重依赖投入产出统计,并且对价格指数要求很高。1993SNA以双缩减法为最优,以单缩减法为次优;最新国际标准2008SNA则指出二者各有利弊,不分优劣,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选用。国家统计局正是在充分探讨了国际标准后,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采用了单缩减法。

根据201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小组对G20国家的调查,除英国以外主要发达国家都采用双缩减法,而我国和印度采用单缩减法。因为在理论上双缩减法是保证生产法与支出法 GDP等值的唯一估算法,本文研究使用投入产出框架考察行业间相对价格变化给单缩减法偏差带来的影响。并利用考察结果,讨论单缩减法得到的GDP实际值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对各行业经济增长相对贡献的扭曲。测算结果表明在绝大部分时期,单缩减法估算的GDP实际值小于双缩减法的估算结果,也就是说可能低估了经济增长;同时单缩减法可能低估了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高估了服务业和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

经济增长率投入产出表国民经济核算单双缩减法GDP实际值

作者简介:

李洁:埼玉大学经济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核算、投入产出分析

戴艳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投入产出分析、宏观经济学。

文章目录
·引言
不变价增加值的估算法及单缩减法产生偏差的理论分析
  • (一)不变价增加值的估算法
  • (二)由Alexander等整理的关于单缩减法产生偏差的相关原理
  • (三)在投入产出框架下讨论单缩减法的偏差
·以往研究的相关结论
单双缩减法的实证分析
  • (一)采用数据
  • (二)2002~2007年的实证结果
  • (三)2007~2015年的实证结果
各行业对经济增长相对贡献的比较
  • (一)各行业产出价格平减指数与中间使用价格平减指数
  • (二)各行业对GDP增长贡献率的比较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