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货币学说的方法论、思想来源和写作历程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大小:
790.86 KB
报告字数:
25217字
所属图书:
整体视阈下马克思货币学说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一门科学革命化意味着一种对已存在范畴的根本批判,不仅要批判突破某一种理论,而且要批判突破旧科学在这个领域的各种陈旧过时的东西。”米歇尔·海因里希:《重建还是解构?关于价值和资本的方法论争论,以及来自考证版的新见解》,载〔意〕理查德·贝洛菲尔、〔美〕罗伯特·芬奇主编《重读马克思——历史考证版之后的新视野》,徐素华译,东方出版社,2010,第122页。马克思将货币学说科学化革命化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马克思对货币问题的研究是他对现实社会的观照,因而可以说理解货币之谜,是理解资本发生史的基础。

关键词:

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价值马克思货币学说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马克思货币学说研究对象和方法论的科学确定
  • 马克思货币学说的研究对象
  • 马克思货币学说的方法论
第二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货币学说
  • 前古典时期的货币学说
  • 威廉·配第的货币学说
  • 亚当·斯密的货币学说
  • 大卫·李嘉图的货币学说
第三节 马克思货币学说的写作历程
  • 早期异化劳动理论时期
  • 由异化劳动理论向剩余价值理论过渡时期
  • 剩余价值理论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