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历史方法理论文本解读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年9月
报告页数:
43页
报告大小:
882.82 KB
报告字数:
39995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历史方法理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16页。历史在人,历史的科学也就是人的科学。“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但由于他们相互间不是作为纯粹的我,而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发生交往的,同时由于这种交往又决定着生产和需要,所以正是个人相互间的这种私人的个人关系、他们作为个人的相互关系,创立了——并且每天都在创新着——现在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第514~515页。马克思在对现实社会与历史进程的分析中发现了历史自为运行的方法(简称“历史方法”,马克思对其研究形成的理论,称为“历史方法理论”)。

关键词:

生产关系生产力马克思历史方法理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社会生产水平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与研究对象
  • 1.历史方法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一般历史
  • 3.作为一般历史形式的资产阶级社会
·第二节 “历史方法”及其与“历史规律”的间性
第三节 历史方法理论之范畴与内容
  • 1.范畴之一:生产
  • 2.范畴之二:交往及内容之一——生产与交往的功能关系
  • 3.范畴之三:分工
  • 4.范畴之四:联合及内容之二——分工与联合的功能关系
  • 5.“范畴”间的功能关系
第四节 历史运动的特性
  • 1.纵向:顺序性与整体不平衡性
  • 2.横向:跨越性与局部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