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任林静

  • 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 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补偿与农户生计。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陕西省旅游扶贫脱贫模式与对策研究
    2019年01月 出版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脱贫成为国家产业扶贫开发战略的有效形式之一,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在整合农村资源、解决后续产业支撑、农民脱贫增收等方面有诸多优势。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有“搬迁迁出地+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景区与安置社区“两区同建”的产业模式、基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扶持的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安置社区+农旅结合”的产业模式。但乡村旅游在带动脱贫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搬迁地区土地流转困难、旧宅腾退缓慢,发展休闲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基础较差;搬迁后续产业链延伸不足,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乡村旅游发展特色不明显,提质增效面临瓶颈、发展停滞;搬迁地区农村“三变”改革推进难,难以为乡村旅游助力。因此,为更好发挥易地扶贫搬迁地区乡村旅游的扶贫带动作用,本文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培育扶持多种新型经营主体、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质量以及深化“三变”改革,增强其在陕西易地扶贫搬迁地区脱贫攻坚中的带动效应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 陕南易地扶贫搬迁地区乡村振兴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年03月 出版
    易地搬迁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重要内容之一,探究易地扶贫搬迁地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路径与问题对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战略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陕南易地扶贫搬迁地区的特点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总结、归纳出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和以“农旅融合”为代表的产业融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要素聚集、政策支持等诸多有利条件,但仍面临耕地限制、资金不足、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迟缓、资源环境约束大、市场开发不足等问题。因此,需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体系、资金筹措与管理、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旅游市场开发等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