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涂可国

  • 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 简介:

    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现任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从事儒学、哲学和文化研究。主要社会兼职有: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企业文化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等。入选山东省首批“齐鲁文化英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课题30余项,为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决策咨询服务,参与制定规划、文件20多个。主编、专著及参著近20部,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300余篇。在文化研究方面,主编了《社会文化导论》《中国文化新体系》《文化工程》《鲁商文化概论》《山东文化发展报告》(2010~2016年)等。

  • 图书
  • 文章
  • 国际儒学论丛(2019年第2期 总第8期)
    涂可国 主编 2020年06月出版
    《国际儒学论丛》愿意为儒学研究与国际交流尽绵薄之力。本集刊的宗旨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对待学术争鸣的态度是“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儒学产生于百家争鸣的时代,也将在国际化的百家争鸣中创新发展。无论您的文章持什么样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本集刊都热烈欢迎。
  • 国际儒学论丛(第9辑)
    涂可国 主编 2020年10月出版
    《国际儒学论丛》愿意为儒学研究与国际交流尽绵薄之力。本辑刊的宗旨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对待学术争鸣的态度是“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儒学产生于百家争鸣的时代,也将在国际化的百家争鸣中创新发展。无论您的文章持什么样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本辑刊都热烈欢迎。
  • 文化与责任:儒家文化责任伦理思想
    2020年06月 出版
    儒家或是借助于“事”“任”等范畴与“文”相连,或是通过实质内容而表达某种文化责任伦理思想观念。儒家文化责任伦理思想主要体现为四个层面。一是文化责任的本质。儒家视域中的文化责任要义主要表现为对人自身的修饰、改造,化成天下和创造大自然所没有的特质。二是文化责任的根据。在儒家那里,道统决定文统,而文统又决定文化责任,形成了道统→文统→文化责任的逻辑框架。三是文化责任的功能。儒家认为文化责任具有文化传播和人格塑造作用。四是文化责任的内容。儒家言说的文化责任内容主要包括文化教化、文化统一、文化学习、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五个方面。
  • 试论物质文化的功用
    2015年11月 出版
    人类社会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有物质功用和精神功用、社会功用三大功能,其中的社会功用又可分为制约、制导、象征等功用。本文重点论述相关问题。
  • 儒家责任伦理的辩证特征
    2021年04月 出版
    儒家责任伦理体现出六大相反相成的辩证特征:一是情感伦理与理智伦理融通。儒家责任伦理诚然彰显了情感伦理特性,却并不排除人的道德智慧,也彰显了某种理智伦理的特点。二是个体伦理与社会伦理结合。儒家责任伦理注重自我的内敛返求,凸显了内在自觉、以个体修身为基础、提倡反求诸己、凸显责任内在化等较为强烈的个体性,同时它也讲究他者导向,强调对群体、对国家义务责任的优先性,体现了鲜明的社会性特征。三是人文伦理与等差伦理兼具。儒家责任伦理彰显了杜维明所说的“精神性人文主义”,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但也讲究差等秩序,彰显了人伦秩序的级差性。四是事前责任与事后责任合一。儒家责任伦理既包括对事前义务性道德责任的阐释,也容纳了关于报应性(奖惩)事后道德责任的诸多论说。五是心性伦理与规范伦理统一。儒家责任伦理奠定在悠久的心性之学上,又通过以“礼”为核心的规范伦理加以表达和规定。六是德性伦理与德行伦理并举。如果说儒家阐发的内在德性伦理为责任伦理提供了主体根基的话,那么儒家揭示的德行伦理是责任伦理的外在表征和重要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