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刘维广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

    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拉丁美洲研究》执行主编、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拉美政治。担任2011年以来历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副主编,以及《展望中拉合作的新阶段》主编(合编),担任《国际变局中的拉美:形势与对策》《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及其启示》等著作的副主编,发表《古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中国拉美现代化研究评述》《墨西哥国家行动党的渐进式改革以及党政关系的非传统模式》《切·格瓦拉及其思想在中国的影响》等学术论文。

  • 图书
  • 文章
  •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2020~2021)
    王鹏刘维广 副主编 ; 柴瑜 主编 2021年10月出版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2020~2021)》以新冠肺炎疫情对拉美经济和社会发展、政治和国际关系格局产生的巨大冲击及深刻影响为线索,系统梳理2020年以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形势的变化,总结和思考拉美国家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并分析其成因,力求准确研判其变化趋势。2020年,拉美地区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疫情对拉美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诸领域带来了深刻、全方位的影响。疫情严重冲击了拉美经济和社会发展,2020年拉美地区陷入12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疫情加剧了本已处于经济下行周期的拉美国家所面临的风险,公共债务高企、货币波动加剧以及社会风险的积累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所有国家的失业、贫困和不平等状况都出现恶化。疫情与经济社会要素相互叠加使各国政府的施政难度加大,政治压力剧增。疫情不仅扰乱地区国家既定的选举议程,而且激化了地区国家国内政治分歧和矛盾。2021年,拉美地区迎来新一轮大选周期,也要继续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带来的各种治理困境,政治不确定性和发生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的风险将持续加大。疫情严重侵蚀了拉美国家10年来的减贫成果。拉美地区社会指标急剧恶化,贫困人口激增,就业困难加剧,社会不公进一步凸显,社会阶层加速向下流动。疫情还放大了拉美地区医疗卫生系统资源不足、数字鸿沟等鲜受关注的问题。社会抗议活动虽受疫情的限制而有所收敛,但随着疫情持续蔓延,民众不满情绪再度激化,2020年下半年抗议活动重新抬头。拉美国家并没有因为合作抗疫而走向团结,地区一体化进程仍处于停滞状态,区域治理陷入困境,对外部依赖凸显。国际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持续影响拉美地区,该地区正越来越陷入一种以大国博弈加剧为特征的地缘政治气候。美国重返美洲步伐加快,不断完善对拉政策工具,拜登政府拉美政策的目标仍然是对该地区的控制。中拉贸易经受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考验,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中国对拉投资逆势上扬,成为带动中拉关系持续向前的重要动力。中拉双方展开全方位抗疫合作,双边关系保持友好合作的基调,企业作为中拉关系重要行为体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展望未来,疫情的走势仍是影响拉美地区经济社会形势的关键因素。2021年地区有望迎来经济复苏,但复苏进程将是脆弱而缓慢的。“后疫情”时代,对于拉美国家而言,短期防风险、稳增长是首要任务;中期通过结构性改革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减少经济脆弱性;长期来看,应实施新发展模式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疫情给中拉合作带来不确定性和新机遇,大国博弈等因素对拉美地区国际关系的持续影响值得关注。
  • 2019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与2020年展望
    2020年04月 出版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在2019年表现低迷,大多数地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2020年经济复苏动能不足,经济增长面对多重挑战。地区政治格局整体呈现“左”“右”互有进退之势,右翼政府仍然占据优势地位。整体上,传统政党持续衰落,新兴政党不断崛起,暂时缺少能够凝聚共识、指引发展方向的主导性政治力量。拉美多国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严重损害政治稳定。在社会发展领域,拉美面对的主要挑战是贫困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失业规模的持续膨胀和收入不平等的改善速度放缓。地区各国的中等收入阶层正在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考验。拉美地区国际关系格局整体呈现分化重组之势,执政者的左右政治立场差异使拉美国家形成显著的外交立场分化,拉美左翼执政大潮时期倡导的政治-社会一体化主张让位于以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地区多边合作。美国正在加强对拉美的介入,大国博弈在该地区呈现升级之势。2020年,拉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仍将带有显著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
  • 2021~2022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与展望
    2022年02月 出版
    2021年是经济复苏之年。虽然拉美经济取得较高的“补偿性”增长,但这是一种脆弱性复苏。拉美地区一些国家的选举酝酿着本国发展模式的变局。左翼继续拓展空间,但拉美国家意识形态极化和政治碎片化现象加剧。疫情对社会领域的冲击难以在短期内消除。社会贫困、不平等状况虽微幅改善,但是结构脆弱性依然突出。同时疫苗分配不公平、不均衡问题导致部分拉美国家在疫情防控上仍面临极大风险。大国在拉美地区的争夺日益显性化。意识形态极化和地区合作方向分歧导致拉美地区主义衰落,极右翼对多边主义的批判使地区合作面临更大困难,领导力量的缺位及对地区主义未来的悲观判断削弱了一体化的民意基础。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未能阻遏中拉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2021年中拉经贸合作成绩亮眼且双边关系获得新突破。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拉美国家进入资源民族主义上升的新时期。拉美国家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值得高度警惕。展望2022年,鉴于结构性改革缓慢,拉美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弱增长凸显地区的债务风险。如果卢拉赢得巴西大选,这将重塑拉美地区的政治格局。随着拜登政府对拉政策明朗化,拉美国家对外关系将面临新的调整。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背景下,尽管存在挑战,但中拉合作仍面临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