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张晓磊

  • 机构:
  • 简介:

    张晓磊 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日本政治研究中心秘书长,硕士生导师,中国亚非学会理事。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英才”获得者(2021年),入选首批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才“培远计划”(2023年)。曾在大阪国际交流中心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和日本安全政策。主要代表作有《冷战后美国学界的日本安全战略研究评析——兼论日本安全战略的走向及对中日安全关系的影响》《日本海洋军事战略动向及对中日安全关系的影响》《中日海上非传统安全合作:意义、现状及路径》《日本网络战攻势化转型问题研究》《21世纪以来的日本政官关系再考——以“官邸政官关系”为中心》《日本跨境数据流动治理问题研究》《论安倍内阁的安保法制改革》《中日构建建设性安全关系探析》《日本〈第三期海洋基本计划〉评析》等,主持或作为首席专家完成中央及省部级课题十余项。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日本“应对疫情特措法”的出台背景、效果评估及影响
    2021年10月 出版
    日本“应对疫情特措法”的出台背景包括政局、体制和法律三方面因素。2020年4~5月日本采取的“紧急事态宣言”尽管存在波折,但总体上起到了控制疫情的效果,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宣布“紧急事态宣言”是否必须修改2012年的《新型流感等对策特别措施法》;二是“紧急事态宣言”的效果未达到预期,这与修改后的《新型流感等对策特别措施法》缺少政府补偿、赔偿以及相关处罚措施有一定的关系。《新型流感等对策特别措施法》的修改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为日本出台安全层面的“紧急事态特措法”甚至“紧急事态基本法”提供先例;自民党或借抗疫加强修宪必要性宣传。
  • 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谈中日关系的症结与走向
    2018年04月 出版
    本文谈论了中日关系的症结与走向。首先,本文介绍了纠正认知错觉,加强沟通实效,弥补战略互信。其次,本文论述了厘清双方利益,重构博弈手段,转向理性竞合。最后,本文论述了开列负面清单,利用“外溢” 效应,撬动亚太格局。
  • 2019年日本形势分析与2020年展望
    2020年04月 出版
    2019年日本政局总体保持稳定,自民党继续强势主导政权,但隐忧渐显;经济总体上延续温和复苏态势,但下行压力增大;外交上开启战后“总决算”步伐,但具突破性的实质成果乏善可陈。从内政热点来看,天皇的更替牵动着日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神经,安倍超长期执政现象成为西方民主制度实践中的一个谜题,内阁改组凸显日本派阀权力斗争全景。从经济热点来看,消费税增税成为安倍内阁抛出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的导火索,日美贸易争端作为外压又为日本推动自身产业变革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动力;从外交热点来看,2019年是日本多边主场外交扎堆之年,日本意欲开创令和时代外交新气象。展望2020年,日本的政治主导渐露雏形,但渐失活力和健康;日本经济增长后继乏力,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日本能否在日美同盟的阴影下增强自身的外交独立性,增大更为包容性的国际协调主义外交的比重,依然面临重重挑战;新时代的中日关系将给国际秩序变革带来更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