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江: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东海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日本学会常务副会长(法人代表),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理事,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委员。曾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访问学者、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日本国际论坛客座研究员、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国关系、亚太地区安全、日本问题。近年主要研究成果:《平成日本:战后历史流变中的国家战略转型》、《中日邦交正常化与台湾问题处理再考》、《中日关系50年发展演变与未来走势——兼论日本战略因素及其规定性作用》、《中日韩合作战“疫”与东北亚区域治理》、《从尼克松到特朗普:国际战略视角下两场“冲击”的历史比较与日本因应路径分析》、《日本参与“一带一路”合作:转变动因与前景分析》、《日本国家战略转型:认知重构与路径选择》、《构建中日新型国家关系:双轮驱动下的合作共赢》、《国际权力转移与日本的战略回应》、《新时代中美日关系:新态势、新课题、新机遇》、《“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的日本因素》(合著)、《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与对日外交实践》(合著)、《美国对日政策内在矛盾及地区战略影响分析》、《日本强化介入南海:战略动机、政策路径与制约因素》、《美国战略调整背景下日本“全面正常化”走向探析》、《日本自民党政治走向历史性衰退》、《从总体趋势中把握中美日三边关系》、《当前日本社会思潮与“新民族主义”》等。
张晓磊: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日本政治研究中心秘书长,硕士生导师,中国亚非学会理事。首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英才”获得者(2021年);入选首批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才“培远计划”(2023年)。曾在大阪国际交流中心做访问学者;曾在中央外事办公室政策研究局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监察组借调和挂职锻炼。主持或作为首席专家完成中央及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和安全战略。主要代表作有:《冷战后美国学界的日本安全战略研究评析——兼论日本安全战略的走向及对中日安全关系的影响》《日本海洋军事战略动向及对中日安全关系的影响》《中日海上非传统安全合作:意义、现状及路径》《日本网络战攻势化转型问题研究》,等等。
李清如:女,1986年5月出生,山东人,200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管理学院,2010年获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2014年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经济、国际贸易、区域经济等。代表性作品有《中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隐含碳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载于《现代日本经济》2017年第4期)、《日本对印度的经济布局:演变、动向及启示》(载于《东北亚学刊》2018年第1期)、《日本强化与中东欧经贸关系的动因、布局及影响》(载于《日本学刊》2021年第1期)、《日本消费税改革研究》(专著,202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