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刘燕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 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等。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工程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国外理论动态》《青海社会科学》《云南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宁夏社会科学》《湖北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 图书
  • 文章
  •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
    刘燕2025年03月出版
    空间秩序是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变量之一。资本在逐利本性的驱使下,总是“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其结果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尽管马克思恩格斯不能完全预料到现代社会的各种风险和问题,但他们为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从空间维度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极富前瞻性和预见性,为人们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提供理论基础,为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提供方向指引。本书以文本考察为基础,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空间为主要视角,系统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的主要内容和时代价值,以期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启发性思路。
  • 国外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生态思想的问题域
    2025年03月 出版
    基于历史条件和时代语境的深刻变化,当今时代学者所面对的时代命题与马克思恩格斯有诸多差异,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诠释有时甚至已经超出马克思恩格斯的论域边界。很多学派和学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属性进行犀利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或理论做出积极阐发和回应,为解决生态危机做出有益探索。系统阐释国外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和生态思想的问题域,对于剖析现代生态危机的症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空间视阈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根据和出发点
    2025年03月 出版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认识和主要观点,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实践性。不过,本书并不是从一般或总体意义上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问题的认识和论断,而是强调以社会批判理论空间转向为背景,以“空间”理论为总体分析框架和主要理论轴线,着力挖掘和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生态观,并力图借此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基于研究对象和理论框架的考虑,本章的主要任务是探讨空间与自然的基本概念以及主要逻辑关系。
  • 空间结构的生态意蕴:马克思恩格斯的有机体理论的题中之义
    2025年03月 出版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吸收以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现实活动的人出发,科学阐释了社会有机体的生成演进规律。综上所述,在有机体的术语演进过程中,始终纠葛着自然界与社会的矛盾关系。纵观历史,从生物有机体到社会有机体的生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强调社会有机体的特殊性,并不是否定生物有机体的前提性地位。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中,关于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的思想是贯穿始终的。“有机统一”是有机体内部的统一,强调自然与社会的内在关联。马克思恩格斯的有机体理论是非常丰富的,包含“生命有机体”“国家有机体”“社会有机体”等多层次概念。而且,无论是生命有机体还是社会有机体,都具有空间层面的规定性,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其内在的空间关系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
  • 空间生产的生态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方式理论的内在逻辑
    2025年03月 出版
    马克思指出,“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并未明确提出空间生产的概念,但是对空间生产问题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论述,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论述都包含了对空间要素、空间向度的分析。空间生产内含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是考察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的重要逻辑线索。关于空间生产范畴及其作用模式的分析,有助于全面把握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城市化、区域化以及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为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思路和方法。
  • 空间解放的生态指向: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空间批判与超越
    2025年03月 出版
    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通过连续不断的运动占有和支配活劳动,以实现价值增殖的根本目的。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无论是空间剥夺、空间扩张、空间集聚还是空间分异都不过是资本逻辑的空间布局,始终遵循着利润最大化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全面考察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对农民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国家的空间掠夺,犀利地批判了资本逻辑对空间界限的僭越、对全球空间的扭曲以及对自然界的颠覆性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金融资本取得绝对统治地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脱离,空间问题和空间化趋势更加凸显,资本空间化和空间资本化成为信息化时代资本自我调适的重要着力点。
  • 新时代中国空间实践的生态策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025年03月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