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23年05月
出版
河北省奶业全产业链优势和市场区位优势突出,是全国奶业大省、重要乳制品生产基地。加快建设高端奶业集群,实现由奶业大省到奶业强省升级,面临养殖模式转型、生产效率提升、全产业链配套协调和环境安全等压力,应抢抓我国新一轮奶类消费增长的新周期,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产业体系完善构建、产业模式转型融合、组织方式多元联合、产业链生态循环、支持政策协同发力等方面,推动奶业由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型,由产量驱动向价值驱动升级,建设全国奶业强省,打造原奶基地、高端乳制品生产基地、现代营销全产业链高端奶业集群。
-
2023年05月
出版
杨屯村以组织振兴为引领,多措并举做强乡村特色产业,狠抓落实扮靓农村人居环境,改造设施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治理汇聚村民向上力量,创新了北方平原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形成了乡村振兴“杨屯模式”。坚持规划先行、融合发展、多村联合、生态优先是杨屯模式的亮点启示。推广复制杨屯模式,要注重因地制宜,加强产业结构和人才队伍优化、基础性制度和激励机制创新,推动优势特色产业科技化、动力机制内生化和村庄治理制度化。
-
2019年03月
出版
本报告立足河北省农村现状,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农村清洁厕所建设、农村生态绿化建设五个方面,分析总结了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情况。认为村庄规划进度缓慢、治理资金投入较少、城乡治理任务叠加、制度建设落后滞后,是当前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采取加快建立城乡统筹的治理机制、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培育环境治理市场主体、建设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等针对性对策措施,加快改善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
-
2019年03月
出版
黄郊村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贫困成因复杂。本报告认为,快速城镇化产生的“虹吸效应”引发的农业农村内部要素资源的持续流失,是造成黄郊村贫困的宏观原因;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全面短缺的人力资源、科技资源、教育资源,特别是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水资源,是造成黄郊村贫困的微观原因。在宏观和微观条件控制下,“乡村精英”加强了对村庄利益的控制,形成的日益紧张的村(委)社(员)关系,使黄郊村掉入了“城镇虹吸”、“环境束缚”、“要素短缺”和“村社失序”等多重因素诱发的“贫困陷阱”。由于宏观条件是既定和外生的,所以要逃出贫困陷阱,黄郊村必须下狠功夫和大力气突破微观条件限制。
-
2021年04月
出版
河北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面临城市经济规模小、带动力弱和农村经济(农业经济)占比相对较大、乡村人口较多等制约,针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缺少顶层设计、融合层级较弱、城镇化水平较低等突出问题,应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培育引领性战略新兴产业、完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补齐生态环境支撑短板,以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建设,促进城乡产业延链拓链和融合渗透,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
2021年04月
出版
近年来,南峪村通过进入市场竞争机制,获得中国三星“美丽乡村——分享村庄项目”外部支援,走上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南峪村脱贫致富案例有如下启示: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中,要注重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激发村民的组织能动性,以制度化建设硬化产业利益的分配机制并保障产业可持续运行,坚持“两山”理念,将山林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要素资源,各级党委、政府要支持并信任基层干部和群众,保护他们干事创业和振兴乡村的热情。
-
2025年08月
出版
2024年,河北省粮食、蔬菜、禽蛋、牛奶等重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乡村产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向优发展态势。展望2025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预期总体良好。全省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快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释放乡村消费潜力,推进脱贫地区全面振兴,持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
2025年08月
出版
本报告调研组分两次对河北省南皮县中上桥村五金机电特色产业及该村规划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调研显示,中上桥村五金机电特色产业发展早、活力强,是带动全村实现共同富裕的示范典型。本报告认为,乡村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存在产业用地、技术人才、企业用工、村庄规划、产业融合等困境,乡村半工业化与工业园区化互斥是导致上述困境的理论根源。本报告提出,应从乡村规划顶层设计、特色产业空间布局、技术人才乡村下沉、新手段新技术应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等方面,加快拓宽乡村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