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南峪村调研报告——一个太行深山网红民宿旅游品牌的兴起
作者:
闫永路
出版日期:
2021年4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1.25 MB
报告字数:
9074字
所属图书:
河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4.271-283
张波
穆兴增
康振海
段小平
摘要:
近年来,南峪村通过进入市场竞争机制,获得中国三星“美丽乡村——分享村庄项目”外部支援,走上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南峪村脱贫致富案例有如下启示: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中,要注重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激发村民的组织能动性,以制度化建设硬化产业利益的分配机制并保障产业可持续运行,坚持“两山”理念,将山林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要素资源,各级党委、政府要支持并信任基层干部和群众,保护他们干事创业和振兴乡村的热情。
关键词:
市场化
专业合作社
脱贫攻坚
民宿
南峪村
作者简介:
闫永路: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农村经济、农村资源环境。
相关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演变中的“会员制”困境及其超越
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机制与促进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国企改革私有化的替代方案
当前中国国家治理面临的挑战
发展视域下的贫困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时代境遇和现实挑战
市场化驱动下的乡村社会发展与现代化治理研究——基于对特色村的观察
市场化与乡土情理的拉锯(1993~2009年)
产业扶贫的空间政治
文章目录
·
引言
县村情况
(一)县域概况
(二)村庄概况
发展困境
(一)交通限制景区旅游经济溢出
(二)耕地资源和生态资源贫乏
(三)青壮年人力资源流失较多
(四)集体经济和外部支援较少
发展路径
(一)将季节桥转变成“黄金桥”
(二)将泥泞路打造成幸福路
(三)将贫困户带动成致富户
(四)将山花培育成网红品牌
发展思考
(一)经营模式由粗放式经营向高品质经营转变
(二)动力模式由“等靠要”思维向竞争性内生转变
(三)脱贫模式由包办式脱贫向市场化致富转变
(四)发展模式由昙花一现向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启示
(一)以市场竞争性激发组织能动性
(二)以制度化建设保障产业运营
(三)以“两山”理念支撑美丽乡村
(四)以支持信任保护干部群众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