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杜婵

  • 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简介: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生态、生态经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实习研究员。近年来主要从事农村经济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推进农业大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研究”中的子课题“农业大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与政府支持政策创新研究”,以及“鱼凫田园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建设规划(2014~2016年)”“成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成都平原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成都市推进农村市场化的实践与制度创新研究”“温江区建设西部城市副中心研究”等课题研究,发表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区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等学术论文。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四川生态建设基本态势
    2019年05月 出版
    本报告沿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结构模型),通过对四川生态环境的“状态”、“压力”和“响应”三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指标组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对当年四川省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生态建设投入和成效进行系统评估,对2019年四川生态保护与建设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四川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研究
    2019年05月 出版
    四川地处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四川围绕森林资源保护与建设、草原保护与修复、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荒漠化和石漠化综合治理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等方面,强力推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尖锐,需高度重视四川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 2013~2020年“藏区新居”建设的主要做法与重要经验——以甘孜州泸定县为例
    2020年10月 出版
    本文介绍四川省甘孜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藏区新居”工程作为“三化”联动、统筹城乡的核心工作和扶贫攻坚、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来抓,围绕“以产业建新村、以新村兴产业”目标,加快城乡统筹建设步伐,努力把“藏区新居”打造成现代业态、现代形态和现代环境统一的新型社区。本文以甘孜州泸定县为例,重点介绍使泸定县由穷乡僻壤的旧村落到新型社区美丽蝶变的“藏区新居”建设经验。
  • 四川省生态建设基本态势
    2017年05月 出版
    本报告沿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结构模型),通过对四川生态环境的“状态”、“压力”和“响应”三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指标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对当年四川省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生态建设投入和成效进行系统评估,对2017年四川生态保护与建设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