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四川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研究

作者:
杜婵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1.45 MB
报告字数:
10798字
所属图书:
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四川地处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四川围绕森林资源保护与建设、草原保护与修复、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荒漠化和石漠化综合治理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等方面,强力推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但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尖锐,需高度重视四川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关键词:

保护生态环境乡村生态修复

作者简介:

杜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生态、生态经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实习研究员。近年来主要从事农村经济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推进农业大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研究”中的子课题“农业大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与政府支持政策创新研究”,以及“鱼凫田园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建设规划(2014~2016年)”“成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成都平原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成都市推进农村市场化的实践与制度创新研究”“温江区建设西部城市副中心研究”等课题研究,发表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区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等学术论文。

文章目录
四川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现状
  • (一)森林资源保护与建设
  • (二)草原保护与修复
  • (三)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
  • (四)荒漠化和石漠化综合治理
  • (五)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
四川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面临的问题
  • (一)生态屏障功能仍较脆弱
  •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缺位
  • (三)公众环保重要性认识不足
  • (四)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
强化四川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对策建议
  • (一)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 (二)重视发挥科技支撑和宣传教育作用
  • (三)落实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监督管理机制
  • (四)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