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15年12月
出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重点,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2019年03月
出版
习近平在2014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价值观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索,取得了较大成果。厘清价值观及核心价值观研究现状,梳理价值观及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主要内容、重要意义等,把握价值观研究的难点,不仅有助于推进对一般价值观的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探讨。
-
2019年03月
出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也是中国共产党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创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理论自觉与文化自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申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理论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观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部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与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等几个问题,对近年来学术理论界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析,以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
2019年03月
出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等同。一些学者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研究对概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意义。在这样的理论和实践要求下,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成为当前学术界亟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是两个相互区别、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同时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又具有紧密联系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的相互关系对于全面理解并正确凝练、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2019年03月
出版
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该意见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等6部分23条内容,这对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2019年03月
出版
本文对中国学术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方法途径、历史演进等一系列理论问题的研究脉络加以梳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化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
2019年03月
出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对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当代价值等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取得了大量很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对当前研究的脉络加以梳理、归纳和总结,为该领域的深化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
2019年03月
出版
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是该社会核心价值诉求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都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凝聚全社会最大公约数的共识。它既是指导社会成员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的标尺,也是向世界展示和宣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符号。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多元价值观相互交融、渗透、冲突,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以增强本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国内学术界在研究本国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对国外的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多维度、多学科、多方位的研究。在这一问题上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从宏观角度着手,主要关注普遍性,其中也会穿插一些具体国家来说明问题;另一派则选择某一具体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主要关注特殊性,这里主要以美国为例来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本部分对当前的已有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归纳和总结,为该领域的深化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
2019年03月
出版
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位于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首,作为国家层面的首要价值目标,其重要地位和意义不言而喻。富强作为一种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观念,是民主、文明、和谐观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观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观念的基础,并与之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不同层面规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富强”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既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科学诠释和历史经验的认真总结,又植根于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现实分析,同时还体现了与中国梦的有机契合。
-
2019年03月
出版
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指的是社会主义民主即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最广泛的民主,其本质在于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在核心价值观中民主是实现富强、文明、和谐的制度保障,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的科学内涵、实现形式、重大意义等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部分对当前研究的脉络加以梳理、归纳和总结,为该领域研究做一些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