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周冯琦

  • 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简介: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环境绩效管理体系研究”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经济、区域绿色发展、环境保护政策等。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决策咨询二等奖及中国优秀皮书一等奖等奖项。

  • 图书
  • 文章
  •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8)
    胡静 周冯琦 主编 2018年02月出版
    本报告以复合生态系统为理论基础,对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生命力进行了总体评价和区域解析。评估结果显示:2011~2015年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生命力指数在波动中总体上升,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生态建设响应指数上升幅度快于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和生态建设响应指数相对更优,而上游地区生态系统健康指数较好。上海在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建设中应发挥“共抓生态保护的示范者、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者、协调区域发展的领头羊、对内对外开放的动力源、引领制度创新的排头兵”的作用。未来,上海应在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重要节点、打造要素配置与服务重要枢纽、带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引领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上海对接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建设研究
    2018年02月 出版
    长江经济带是一个包含人类和各种自然环境要素在内的生态共同体,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建设对于系统推进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是一个生态要素有机融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区域间共生共利共荣的地域性共同体。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生命力指数包括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生态建设响应指数,本报告从这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生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2011~2015年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生命力指数在波动中总体上升,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生态建设响应指数上升幅度快于生态系统健康指数。(2)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和生态建设响应指数相对更优,而上游地区生态系统健康指数较好。依托江海交汇、全球城市、科创中心、制度创新等优势,上海在长江经济带生态共同体建设中应发挥“共抓生态保护的示范者、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者、协调区域发展的领头羊、对内对外开放的动力源、引领制度创新的排头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