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18年06月
出版
贵安新区位于贵阳市和安顺市接合部,地处黔中经济区核心区,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其中直管区470平方公里),涉及贵阳、安顺两市所辖4市(区)21个乡镇,现有人口100万,规划到2030年达到260万。新区交通区位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22处,自然资源丰富,拥有2626个山头、14条河流、131个湖泊、515个水塘、219个地下泉眼。新区地形地貌类型多样,河流湖泊纵横交错,田园林地一望无垠,气候宜人冬暖夏凉,这些共同造就了这里独特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遗址与遗迹、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旅游商品、乡村特色旅游、红色旅游、山地旅游和康体养身旅游等丰富的物质、文化及旅游资源。自然人文资源调查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然人文环境,包括自然地理概况、人类历史文化概况、人民生活环境与现状、动植物现况与分布等的一种科学方法,为此,新区开展了区内普查区生态人文资源调查。贵安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调查,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的基础工作,也是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重要依据,是贯彻实施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实现生态友好型开发利用、科学指导规划区自然人文资源评析和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类型划分、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体系建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建设五大新发展理念先行生态文明示范区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本章节主要就贵安新区自然人文资源调查工作的方法与结果进行介绍,包括自然地理概况及交通枢纽概况、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概况、规划区自然人文资源评析、直管区自然人文资源调查四个方面。
-
2018年06月
出版
依托《贵安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3—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贵安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从资源环境保护与约束的角度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提出限制性要求,并划定城市生产、生态、生活三大空间,提出城市环境风险空间分区管控方案,优化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坚持低冲击开发理念,参照《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2017年)中的相关要求,总体规划中所指的生态空间包括自然生态空间和人工生态空间,自然生态空间包括生态红线区及其他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人工生态空间包括绿色基本农田、河湖生态截污带以及污染控制关键源区等,其中绿色基本农田是指开展有机农业生产且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国土空间;河湖生态截污带是指为了保障河流、湖库水质,沿河湖岸线一定距离所划定的开展缓冲截污带建设的国土空间;污染控制关键源区是指对流域整体污染物贡献比例达到70%~80%的污染物流失、传输的关键区域,需要开展人工生态修复的国土空间。生态空间所包括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森林、草地、城市绿地、湿地、河流、湖泊、滩涂、荒地等。生产空间是指开展工业生产、基本农业种植以及道路交通等活动的国土空间,包括工矿用地、道路交通用地以及基本农田等;生活空间是指为人类提供生态宜居的生活居住场所的国土空间,包括现有的城市建成区、农村居民点以及适宜建设区等。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三者在空间上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存在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复合空间结构。
-
2018年06月
出版
本章首先分析了美国、欧洲、日本及新兴国家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经验,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绿色金融的发展相对成熟,对我国及贵安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有很大的启示;其次剖析了贵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问题主要在于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的认知程度、理解深度不够,绿色金融工具匮乏,发展制度不完善,政策优惠力度不够几个方面,原因则与产业结构、规模,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建立及配套措施等方面相关;接下来对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出发,对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路径做出了构思和设计;最后提出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一些举措,主要涵盖了强化绿色金融机构体系建设,鼓励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细化绿色金融重点支持方向,构建绿色金融风险管控系统,健全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五个方面。
-
2018年06月
出版
本章主要介绍了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的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力争把大学城建成为“功能齐全、服务完善、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的一流现代化科教新城,同时对贵安新区绿色制造、绿色人居环境、绿色消费、绿色能源进行梳理,结合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此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对比和分析,针对贵安新区在绿色制造、绿色人居环境、绿色消费、绿色能源方面的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初步形成贵安新区绿色发展质量体系。
-
2018年06月
出版
本章前半部分主要是从新区绿色金融建设中政府扮演的角色、金融机构的协调发展、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风险的防范、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出发提出具体措施,推进新区的绿色金融建设。后半部分具体介绍了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港的建设进展和金融港的招商引资以及新区产业结构绿色化升级情况。未来我国绿色产业每年至少需2万亿元投资规模,巨大的投资需求,将为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贵安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要结合贵州本地特殊情况,特别是要发挥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大数据产业优势。贵安新区要发展好新区绿色金融,探索出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新路,为西部地区经济实现“换道超车”创造条件。
-
2018年06月
出版
本章围绕贵安新区绿色大数据中心和绿色金融双驱动绿色发展实践,探索落后地区后发赶超新结构经济发展路径,通过地方试点创新政策希望能够促进供给侧理论发展,并对中西部绿色金融发展提出思考。绿色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旨在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建设和谐、高效的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四大战略部署,首当其冲的便是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便是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旨在将投融资决策过程中潜在的环境影响因素考虑进去,包括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成本、风险和回报。环境保护理念成为金融部门考虑一切日常事务的基本政策与前提,在金融经营活动中应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对社会经济资源的绿色引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2018年06月
出版
为了加快贵安新区“又好又快”发展,相关部门针对绿色交通、绿色人居建筑、绿色能源、绿色制造以及绿色消费“5”大绿色质量体系确立了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强调实施过程和效果。绿色人居建筑的发展,通过在立项审批、国土规划以及工程规划等八个方面明确责任,加强监管,切实推进绿色建筑发展,通过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加强建筑节能运营管理以及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关键技术来加快绿色建筑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绿色交通的发展,重点任务在于发挥绿色金融优势以推动绿色交通项目加快建设、鼓励交通工具绿色消费以及优化绿色交通服务体系三个方面。绿色能源的发展,在设立总体规划的基础之上,重点任务在于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推广和利用绿色能源以及完善金融支撑体系三个方面。绿色制造的发展,重点任务首先在于加快五大新兴产业发展,即大力推进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绿色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绿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健康医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然后再从打造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制造政策环境等七个方面辅以产业配套政策加以支持。绿色消费的发展,在明确定性目标和定量目标的基础之上,坚持绿色增长与科学发展、统筹协调与重点推进、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三大基本原则,同时提出重点任务在于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创新绿色消费模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以及推动公共机构绿色消费等方面。
-
2018年06月
出版
本章主要围绕着以下方面展开研讨:生态文明博物馆谈,围绕着贵安新区生态文明国际研究院的研究设计建设,尤其是利用大数据新技术结合群众获得感和体验感等方面进行热烈讨论,各位专家学者对研究院发展也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共享经济生态谈,围绕着贵安新区“共享经济”与“绿色发展”共同推进这个主题,探讨了如何促进新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破解环保难题等重要议题;城市集约质量谈,各位博士分别从不同角度谈城市集约发展、更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提出创新混合用地的建议并进行交流;规划区产业联动谈,通过微讲堂走进非直管区产业园区,与夏云工业园相关部门代表就产业联动横向发展有关协作机制等进行了讨论;城乡产业振兴谈,共同讨论了石板镇近8个产业板块的企业优势与问题,并对贵安用地合规等手续完善和原有企业转型升级等较为突出问题提出了重要建议;绿色制造谈,博士们到西秀产业园区管委会与园区11家民营企业代表进行了热烈交谈,尤其对绿色企业和混合联盟这样的企业运营模式以及加强绿色制造增强竞争力进行较深入的讨论;新区老城水体系区域谈,围绕着陈栋为博士分享的“贵州清水河流域综合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大家分别从区域生态协同发展、避免九龙治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绿色社区建设谈,通过研究讨论,博士们建议贵安新区绿色社区建设指标的编制可重点综合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主要部委相关社区建设与评价标准内容,更多体现群众的切身获得感指标;生态文明再谈,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回头看、回头想,新任领导,认为与各位专家博士再次讨论“生态文明”,贵安质量体系从发展和本身特点来讲更多体现在生态文明方面,探寻新区绿色发展的新思维、新灵感;生态经济质量发展谈围绕着贵安生态经济发展的主题进行了讨论,为翻开新区生态文明新篇章献智献策,下一步将结合林毅夫老师的新结构经济学进一步研究新结构生态经济学贵安实践。